NIWA House 院居
虛空間(庭)如何成為強化家人關係與自然環境的連結,又同時賦予個人獨處時的安心感,是本案企圖達成的理想目標。
虛空間(庭)如何成為強化家人關係與自然環境的連結,又同時賦予個人獨處時的安心感,是本案企圖達成的理想目標。
類別:單層住宅室內裝修 設計者:構築設計 聯合治作 使用成員:夫妻 空間面積:20坪 位置:北市景美 主要材料:清水混凝土、塗裝木皮板、鐵件烤漆、結晶剛烤板、玻璃、海島型複合地板、馬賽克磚、岩面磚 設計時程:2010年4月 至 [...]
以垂直院落、兩層兩戶、立體地景、過濾皮層等設計概念來討論人與家人、社群、都市空間、自然環境等等各種面向的互動關係。發展家如何垂直化成為集合住居的型態。
原始格局被建商的規劃侷限而幾乎無法變動,因此設計的切入點是僅以一道介面回應業主生活上的種種想像與需求: 1.界定公共與私密領域,但不阻礙空間在視覺上的流通。 2.是承載兩側生活需求的容器,如廚房家電、餐具、工作電腦設備、兩面視聽設備、與妝容用品等等。 我們利用1/30的實體模型與電腦3D模擬結構來研究如何能夠滿足上述的目標:本體雖然厚重但是看起來輕盈,既滿足複雜的活動使用但又可以有簡練的線條呈現…,完成一道有厚度的、漂浮的牆體。
我們假設未來城市的人們 更需要藉由泡湯的儀式來抒解忙碌與生活壓力 更有效率的立湯結合立食及活動攤車的概念 可像垃圾車穿梭於街道中 定時給這個都市溫暖與洗滌身心療癒的方案
錨定(Anchor)入口空間的家具:接待櫃台/書架/工作桌。
直線滑動的梯階/書櫃/空間閘門,無軌道,以電磁鎖固定。
立體拼圖的概念,讓平整的兩片鋁板經切割可組成立體構架,輕量的鋁板表面經過電解發色處理,使它能夠被簡便攜行、並且反射光源形成出色的組合。
隱私與公共性混雜碰撞的空間狀態,在台灣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騎樓、後巷、人行道等處發生的人與人眼神的交會或窺探、身體的隱蔽或裸露、肌膚間的距離乃至於生活的氣味、聲響等等…。我們所要談的永續,正是維繫固有的豐富空間經驗,反映在Studio doT的空間中。 讓住家成為延續社區開放空間的視覺通道、讓騎樓成為延續社區人性尺度的活動空間、並且以嶄新的方式詮釋具有上述台灣個性的空間經驗與生活場景於普遍常見的住家/商業空間。
類別:都市複合機能建築設計提案 設計者:構築設計 聯合治作 使用成員:市民(阿宅/非宅) 空間面積:約6000坪 位置:新光華商場與西寧電子廣場搬遷預定地,台北市 設計時程:2007年3月 至 2008年12月 [...]